过客 @ 游记


美食 + 咖啡


运动系列


生活娱乐 + 自我提升


旅游精髓

Move to new home (已经转移新的部落格)

更多精彩和最新动态
请点击下面的链接

https://guokenewlife.blogspot.com/

(15) 光明日报庙会 + KOMTAR

2009年1月17号 晴

热血青年,也有病倒的一天。
最近常常吹冷风,星期六早上起来全身发冷,喉咙痛,
决定好好休息一天。。。

不过想到今晚有个庙会,又怎么可以错过呢?
所以,休息了一整天后,不管那么多了,
下午4点再次漂洋过海去槟岛了。

下午5点,到达光明日报时,发现好像还没有开始,
就随便去Komtar附近走走。
不知不觉,走进了新开的Pacific,
看到Komtar因为Pacific而有了一点生机,真叫人感到安慰,
走着走着,来到了Perangi Mall时,
看到人山人海的人潮,再回想Komtar Pacific的人潮,
顿时对Komtar Pacific有种凄凉的感觉,
一个是两三家家庭式的闲逛,一个是年轻人的人潮。。。

离开购物广场时,因为无聊就漫无目的的走,
不知不觉,来到了一个天台,
很振奋可以那么近距离的接近Komtar。
终于,情不自禁的拿出了相机拍了几张。

一边走走拍拍,一边回想着不久前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Komtar由来的文章,
那种感觉实在太棒了,那是一种很真实的感觉。。。
(看来以后要探索某个地方前,要先找找相关的历史故事,才会更有趣)

结下来的文章(一部分)是转载自
http://cforum4.cari.com.my/viewthread.php?tid=552026&extra=page%3D1%26amp%3Bfilter%3Ddigest
就是不久前看到的文章,觉得很有意思

“光大改造喬治市的爭議
作者:拿督謝詩堅先生(慣用飛揚筆名撰寫政治評論文章)林蒼祐在1971年中“敉平”民政黨內一場“宮庭政變”后,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發展經濟上。但要搞好經濟的首要條件是必須要有一個穩定與安定的政治局面。因此民政黨與巫統的合作變得越形緊迫乃至水到渠成。果然在1972年的元旦日,首相敦拉薩與林蒼祐宣佈組成聯合政府。一項標誌著“聯合政府”的成形是當日敦拉薩應邀為“光大”摩天大樓主持奠基禮,並被命名為KOMPLEX TUN ABDUL RAZAK,簡稱為“KOMTAR”。今天我們把這座地標稱之為“光大”,即由此而來。但“光大”概念的提出及林蒼祐想把喬治市變成什麼樣的模樣是在民政黨于1969年上台執政后的產物。不過延至1971年才被熱衷的討論而成為熱門的課題。

記得當時林蒼祐苦口婆心忙于向人民解釋為何要推行“光大計劃”。因為許多人民都不能了解這樣的龐大願景;尤其是要拆掉許多老建築物以迎合一個新型的“創世紀”發展。林蒼祐在向傳媒說:“如果是以圓周來圈上檳島和威省,其核心的地方是在喬治市,最為中央的是從檳榔律算起到社尾的一帶,當然也包括五條路的填海工程,換句話說,喬治市的重建應從這個地方開始。”

他說,城市重建不僅可以振興經濟和繁榮市區,而且檳城將會出現全國第一座摩天大樓,這是一項創舉,也是前所未有的工程。它將會澈底的改變喬治市的面貌,並可促進檳州的經濟活力。在那個時候,我們對保留古蹟和所謂的“文化遺產”並沒有概念,也不了解其重要性。心裡頭所想的是喬治市如何煥然一新,反對的聲音也就越來越少。

因此從1972年開始,改造工程也就轟轟烈烈地開展。

1983年1月28日光大65層摩天大樓行將完工時,不幸發生大火災,一時火光通紅,大家以為光大從此完了。不知是天意或巧合,正當火勢熊熊燃燒之際,突然傾盆大雨,最后是火勢滅了。檢查之下,光大結構無損,林蒼祐大大地松了口氣。兩年之后,林蒼祐及政府單位搬入光大辦公。居高臨下,光大成了政府權力的象徵。但十分別開生面的是:政治中心與商業中心匯集一道,這在許多國家是兩者分開的。“官商同在”確是立下一個榜樣,只是在今天又是不十分協調的安置與策劃。但行政搬遷,談何容易,許子根也只好繼承歷史帶來的包袱,扛著光大與民同進。”


图1:Komtar

旁边还有一粒半圆圈的建筑物,就是当年的Yohan,
记得小时候很喜欢去Yohan,因为喜欢看这个半圆圈的构造,
其实也很久没有看到,也或者是没有注意到这个半圆圈,
不懂是不是被旁边的建筑物遮盖了。。。


图2:当年的Yohan

下午7点,肚子开始饿了,就去Macalister Road叫了一盘炒果条,
老实说,这档炒果条不是很好吃,RM4没有味道,
更好去Lorong Selamat吃RM6有味道的,呵呵~~~


图3:Macalister Road炒果条

晚上8点,才懒洋洋的走去光明日报报社。
一踏入光明日报报社时,吓了一下,人很多,
几乎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了,就随便站在后面看台上的表演。。。


图3:庙会灯火

台上表演的是杂技,转碗,吞火等。。。
不过其手脚的快,的确叫人叹为观止。。。
这个杂技叫叮皇杂技,所呈现的杂技也弄到站在我旁边的鬼妹一直拍手叫好。。。


图5:叮皇杂技

杂技过后,就是戏剧了。。。
个人并不喜欢戏剧,所以就向光明日报报社内部走去。
原来里面还有很多展览。。。

首先第一间房间是一个分享会,一个分享马六甲的游记,还有介绍其书。。。
心里在想,如果那本书是分享槟城的话,我一定会买,呵呵。。。
所以并没有逗留太久,就走出去了。。。

第二间房间都是展示一些‘牛’比赛作品,
看着那些牛(有点像猪) ,又难免拍了几张。。。


图6:牛’比赛作品

走廊上还有不少对联比赛和小孩子的图画,
特别喜欢小孩子的画,因为是那么的纯真,那么的可爱。。。
只是奇怪为什么小孩子写繁体字的,
很明显是照抄而已,呵呵~~~

图7:小孩子的图画

最后,走到了食物中心,那边贩卖着很多家乡美食,
有客家擂茶,大山脚菜锞等。
不过我刚吃饱,对这些食物倒是没有什么胃口。。。


图8:不知名的食物

结下来就去隔壁的孙中山纪念馆。
那边也有不少的档口和游戏节目。。。

不过最感到有意思的是一个客家档口,
上面写着“客从何来?”
生为客家人的我,又怎么会错过呢?
其实我对槟城客家人的历史是一窍不通的,
看到有这么一个档口,真的感到了一份感动,一份骄傲,
我决定好好研究槟城客家人的历史了。。。
看了上面的历史故事(有中国,也有槟城)
原来槟城客家人最多的地方是Balik Pulau (浮羅山背)。
也是马来西亚第一个客家村成立起来的地方,
这是客家人第一个落.脚地的村镇,直到今天仍然保存客家人的特色。
看来我要去浮羅山背走一趟,寻找自己的根源了。呵呵~~~

要离开前,有个人给了我一张年初七客家庙会节目表,
再看看时间表,节目竟然11点才结束。。。
看来我要拿一天假(年初八) ,好好度过这么有意义的庙会了。。。

图9:客从何来?

过后就走去旁边的品茶档口,看到一位老姨在教人品茶,
而我一直在拍她的茶杯,弄到她一直用奇异的眼光来看我。。。
其实我对品茶更是一窍不通,不过我却是个很喜欢喝茶的人。。。


图10:茶壶

结下来就来一碗20仙的大碗茶,
话说这个大碗茶也有深远的历史背景,
喝着这20仙的大碗茶,好像回到武侠小说里,
某间在路旁写着‘茶’ 的休息站那样。。。

“大碗茶,风靡于解放时期的老北京,茶有两种,一种是煎茶,即把茶叶投入开水直接煎熬;还有一种是特有成茶,是由大碗盛有煮好的茶加盖上玻璃等待过路口渴的行人。喝茶时5人一组,分得一个大茶碗。一般情况下是2分钱一碗。大碗茶文化伴随着那个纯朴的年代产生,随着时代的发展,这种文化形式渐渐为各种冷饮店所取代。北京人喝茶的历史很悠久。可一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喝法。”
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274488.htm


图11:大碗茶

过后就走回去舞台,看到舞台上在舞‘牛’ ,
第一次看到舞‘牛’ ,感觉很特别,就停下来看完了表演。。。


图12:舞‘牛’

舞‘牛’ 后,10年前轰动娱乐界的阿牛陈庆祥出来了,
第一首带出来的歌曲是“对面的女孩看过来” 。
其实很多年没有听他的歌了,
个人满喜欢他的首张创作辑,1997年的<城市蓝天>,
喜欢他把槟城的声音带出去,喜欢他的歌词,
虽然土了一点,不过也有不少歌道出了我的心声,
比如:唱给故乡听,星星亮了等等。。。

10年后,再次听到他的声音,其实是有点感动的,
时间过得很快,转眼就12年了。
怎不叫人更珍惜身边的一切呢?
阿牛陈庆祥说他决定拍电影,并找到赞助商了,
不懂会不会拍出一部槟城风味的电影呢?(如新加坡的电影)
很期待。。。

图13:阿牛陈庆祥

听完他的歌后,又走进去光明日报报社里面,
因为根据手上的手册,里面在播放一部70年代电影<阿牛入城记>。
进去找了个位子就坐下来观看了。。。
本来对这部电影也没有什么期望的,不过却越看越好看了,
而进来看得人也越来越多,几乎爆满了。。。
没有想到70年代的电影也会那么好看的,
最重要是这部戏很好笑,大家都被戏里的阿牛逗到开怀大笑起来,
而我也看了大概半个小时,再看看时间已经接近11点了,
所以就决定回家。。。

图14:70年代电影<阿牛入城记>

回家路途经过carnavon street看到乐乐(lok lok),
才想起纽约TIMES杂志在44个旅游点中,把槟城排在第22位的照片就是乐乐(lok lok)照片了,呵呵~~~
决定品尝乐乐(lok lok) ,其实也有10多年没有吃lok lok了。。。


图15:乐乐(lok lok)

虽然吃得并不多,不过也未免是一种尝试。


图16:吃得并不多的乐乐(lok lok)

吃饱后,就踏渡轮回北海了。。。

这也是农历新年第一个节目吧。
去体验农历新年的气氛,这样才会觉得农历新年要来了。。。

4 条评论:

  1. 其实那个komtar那个圆圆的Dome是Dewan Tunku,不是你说的什么Yaohan,Yaohan只是靠近它的楼下。

    回复删除
  2. 羡慕!!
    其实光大旁边的半圆圈不是Yaohan,而是体育馆Dewan Tunku,我以前去那边看过熊天平的歌友会(其实要看的是嘉宾动力火车),小学运动会也有一次在那边举办过~~
    客家人和槟城的渊源很深厚。海珠屿的大伯公就是客家人,是最早抵达槟城的那一批人呀,比莱特还要早。网上可以找到很多资料~~~
    没有去过庙会,下次要去看看了~~现在怕人潮把我推到~~但是说起乐乐,我还是喜欢柑仔园草场边下午那档~~~
    看你的部落也可以很热血呀,加油!!!!!

    回复删除
  3. 今年的庙会,错过了。

    回复删除
  4. Victorgraphy, 哈哈,谢谢提醒我有拍到是Dewan Tunku,不过从小就叫Yaohan,结果习惯了。。。=_=|||

    魔人,客家人的历史故事可以让我热血沸腾啊。
    讲到乐乐,我就不在行了,10多年没有吃了,有机会大家一起去柑仔园草场边吃够够。。。

    osk,2月1号还有一个更大型的,不容错过啊。。。

    回复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