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2月30号,从圣老楞佐教堂出来,经过50米的住宅商业街,
在一个铁门前,我仿佛可以偷视到藏在54级阶梯上的圣若瑟圣堂。。。
独特的巴洛克风格建筑,在澳门历史城区非常显眼。
图1:藏在54级阶梯上的圣若瑟圣堂
图2:一步一脚印,步上圣若瑟圣堂
图3:圣若瑟圣堂
圣若瑟修院及圣堂(Seminário e Igreja de São José),
2001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,
2005年成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。
圣若瑟修院自1784年起数度易名,计有北京主教管辖御修院、修士团体之家、皇家教育进修所、澳门圣若瑟利宵修院以至现称,都显出此修院在天主教和培训人才的重要地位。
耶稣会会士于1728年取得现址。经过三十年经营,院舍陆续落成。
修院专门培养赴中国及东南亚传道的神职人员。
毗连的圣若瑟圣堂于1746年兴建,1758 年落成,
规模仅次于耶稣会会士兴建的圣保禄学院的天主之母教堂(现大三巴牌坊遗址前身),
因此当地人惯称它为「三巴仔」和「小三巴」。
修院曾为圣若瑟教区中学第二、三校校址,但自1960 年代以来已无收生。
1953 年维修时在教堂外立面铺上石米饰面,破坏了原始面貌。
后来教堂穹顶更从中间裂开,得文化司署维修,于1999年完工对外开放。
修院部份并不对外开放。原藏路环岛的圣方济各沙勿略的臂骨亦被移到此。
图4:巴洛克风格建筑
图5:圣若瑟圣堂内观-祭坛
修院及圣堂属巴洛克风格。圣若瑟圣堂里面非常壮观,气氛也显得庄严典雅!
四个拱顶形成四边内弯之正方形空间,其上以罗马式穹窿封顶,中间是黄色的耶稣会会徽。
图6:圣若瑟圣堂内观-入口处
入口前厅中四枝支撑二楼唱诗台,来自原圣方济各修道院的木制盘旋柱。
图7:圣像
最上面的是饱小耶稣的圣若瑟 (圣若瑟是耶稣的父亲)。
下面两个圣像是耶稣会创始人罗耀拉和圣方济各。。。
我依然是找个位子坐下来慢慢细读这教堂的点点滴滴。。。
图8:祭坛
图9: 入口处左手边的石碑
图9: 入口处右手边的石碑
图10:另一组圣像
图11:小三巴与我
图12:世界遗产-圣若瑟修院及圣堂
这里曾经栽培了不少神职人员,故被老一代的澳门人称作天主教的少林寺。
我在这里逗留了一段时间后,沿着其前面的街道-三巴仔街走去,这一走就走了20分钟,
其实如果我沿着来时的路走的话,大概5分钟我又会看到另一座世界文化遗产了,
不过我不喜欢走回头路,所以尝试了一条新路。。。
我从三巴仔街走下一条阶梯来到了河边新街,这里是百分之的住宅区,
在这边有一条菜市场街,可以看到当地人的生活环境,所以我也悠闲的漫步在这条街上。。。
图13:河边新街旁的海
河边新街的尽头可以看到海,而对面就是妈阁庙前地了,
当然闻名的文化遗产- 妈阁庙也在这里了。不过也因为她的闻名,人潮多得水路不通,
再加上旅行团们都喜欢来这里,而且时间又很紧凑,
团员们都是争先恐后的拍照,场面有点混乱,我静静地在妈阁庙前经过,
心想,迟点再来吧。。。
图14:妈阁庙前地
妈阁庙前地(葡语:Largo do Pagode da Barra)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里的其中一个前地。
图15:海事博物馆前的小船
妈阁庙前地有一间海事博物馆,这间博物馆是有在我的行程表里面的,
不过当时却提不起劲要进去看,所以最后也没有进去参观。。。
图16:妈阁庙前地的一副画
我沿着妈阁上街,去寻找其他的世界文化遗产,
在手上的地图里,看到港务局大楼,可是沿途却没有看到这个遗产建筑物,
反倒是在一个交界处的告示牌看到了去主教山教堂的方向。
这是一条山路,走了大概10分钟才到达山顶的主教山教堂。。。
首先来到主教山遥望台,进去绕了一圈,没有太大的收获,继续前往参观主教山教堂。。。
.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